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研究生院组织博士医疗服务团赴武冈市天心桥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以“传承岐黄护健康,赋能乡村促振兴”为主题,组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农村,切实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便就医。通过为期三天的实践服务,为当地群众送去健康关怀。团队还推动中医药技术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团由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张斌带队,邀请童巧珍、肖作为、刘小卫、符佳、彭敏等专家共同参与。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专家讲座、中医药特色义诊、医疗药品赠送、常见疾病科普宣讲、农业技术帮扶、走访调研、红色基地教育等多项内容。

在启动仪式上,研究生院院长张斌、邓元泰镇党委书记李小银,邓元泰镇纪委书记罗薪,湖南中医药大学驻天心桥村第一书记刘明莅临启动仪式现场。李小银代表邓元泰镇党委政府向前来参加活动的专家及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感谢。他表示,湖南中医药大学2025年博士医疗服务团“三下乡”活动走进天心桥村,开展义诊和健康科普,体现了对地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支持。

张斌在讲话中,首先对村镇相关部门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除了选派优秀干部到天心桥村基层锻炼,同样要将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下沉到天心桥村。同时,张院长勉励志愿者躬身实践、精诚协作、安全守纪,发挥专业优势,用心服务基层,把医疗与关爱送到群众身边。
随后副主任刘小卫与杨璧英博士在村卫生院为村民开展了常见疾病知识的科普。分别围绕颈椎病、糖尿病等常见慢病开展健康宣讲,讲解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用药指导,提升村民健康意识。
副主任医师符佳在邓元泰镇中心卫生院作了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痞)与幽门螺旋杆菌》的专题学术讲座,分享了多个临床诊疗案例和实践经验。来自邓元泰镇的50多位医护人员到场聆听,并积极参与现场交流。
童巧珍、肖作为、彭敏深入当地开展中药材产业帮扶,实地走访种植基地,围绕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提出建议,并就产品开发与产业延伸深入交流,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6月30日,我校博士医疗服务团在村卫生院开展了一场大型中医药特色义诊活动。我校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五官科、针灸推拿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村民提供免费体检、辨证施治,并发放药品。现场群众踊跃,服务团耐心问诊、沟通。其中针灸、拔罐、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深受当地村民欢迎,现场接诊村民达500多人。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博士医疗服务团还围绕村民关心的“慢性病服药依从性”“中风相关知识知晓率”等内容开展了专题调研。服务团成员深入村庄,通过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村民在日常就医、用药及疾病认知方面的实际情况,现场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村民防病治病能力。

7月1日上午,团队前往“夏光陵园”开展缅怀先烈活动,追忆夏光将军革命事迹,接受红色教育,激励青年学子继承英烈精神,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服务社会、奉献基层的实际行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博士服务团牢记医者初心,肩负青年使命,深入基层、扎根一线,积极投身医疗服务、健康宣教与科普调研,用专业知识服务人民,以青春热情温暖乡村,展现了新时代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良好精神风貌。未来,湖中大学子将继续在社会实践的舞台上砥砺奋进,书写青春答卷,为推进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